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29)
题目:有机磷化合物的绿色制造
主讲人:陈铁桥 教授
时间: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15:00
地点:19-531
主讲人简介:
陈铁桥,中共党员,课题组长,海南大学C类高层次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SCI杂志《Heteroatom Chemistry》Academic Edito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编委,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顾问,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原料药首席技术官,海南省小分子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围绕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活化与转化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的绿色合成展开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科顶级期刊J. Am. Chem. Soc. 4篇(其中,2018年发表的JACS是以海南省科研机构为第一单位的第一篇),Angew. Chem. Int. Ed.2篇等110多篇。论文总被引3600多次,H-index为32。撰写Wiley和Thieme书籍各1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开发仿制药近10个,其中两个已经进入中试。
报告摘要: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功能分子,在医药、农药、生物、材料、催化和有机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合成方法有限,且严重依赖于毒性有机卤化合物的转化,如磷(酰)卤化合物和有机锂试剂或者格氏试剂的亲核取代反应,高温下亚磷酸酯与卤代烷烃的Michaelis-Arbusov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催化卤代烃与P(O)-H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等。这些化学反应通常条件苛刻、原子利用率低,原料毒性高、难以制备,官能团兼容性低等。因此开发制备有机磷化合物的新方法极其重要。本课题组利用绿色合成策略、从廉价易得的原料出发,系统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P‒H键选择性转化的规律,开发制备有机磷化合物的新方法和工艺,推动改善以毒性有机卤为中心的有机磷合成体系的进程,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极强的研究成果。
主办单位: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处、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30)
题目:非厄米物理
主讲人:金亮 教授
时间: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15:15-16:15
地点:2S-343
主讲人简介:
金亮,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2003-2012年于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取得理学学士、博士学位;2012-2015年期间在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加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主要从事非厄米系统的物理性质、动力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
报告摘要:
厄米系统具有幺正和对称的散射,非厄米性可以破坏厄米系统中的对称性保护。报告将详细介绍非厄米系统中散射的对称性保护机制,以及如何利用非厄米性破坏对称性实现丰富的非对称透射、反射动力学。此外,报告还将介绍非厄米散射中的高阶能谱奇点现象。高阶能谱奇点处散射系数具有高阶发散性,并且可激发高阶激光。
主办单位: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处、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理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32)
题目:手性有机硅化学
主讲人:王鹏 教授
时间:2024年10月28 星期一 14:00
地点:19-531
主讲人简介:
2007年获天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是唐勇研究员。随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是余金权教授。2018年初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过渡金属催化和主族元素化学。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8年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20年受上海市科委“启明星”项目资助,2023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以通讯作者已在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他引3400多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项,授权9项。曾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20),上海市科技系统“五四青年奖章” (2022),任Eur J. Org. Chem.的国际编委 (2023-),National Science Open化学学科青年编委 (2024-2025),《化学学报》青年编委 (2024-2026)。
报告摘要:
含硅手性化合物在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围绕着硅中心手性功能分子合成中的反应效率,立体选择性控制,功能有机硅化合物的结构-功能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研究,关注构建硅中心手性化合物新的策略和方法,发展了分子内氢硅化策略和碳氢键活化策略构建硅中心手性硅烷、硅醇和硅螺环化合物。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提出并发展了基于硅中心螺环骨架衍生的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并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初步研究表明,基于新型硅螺环骨架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具有刚性和大夹角的特征,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主办单位: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处、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凯旋娱乐(中国)有限公司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